信息公开目录
教学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4日    作者:    点击: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

2014-2015学年度,学院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及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甘肃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围绕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情况介绍

1. 学校简介

学院改建于2004年9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兰州气象学校,成立于1984年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87年的甘肃省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学院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艰苦创业,经过10年的努力,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内涵不断充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特色、规模、内涵协调发展的兴校之路。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

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升,成为了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解放军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的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院校和教育部确定的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荣誉称号,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院承建的甘肃省第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被人社部评为首批100所国家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审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政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评为“全省就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2. 学校定位、培养特色、教育理念

根据学院办学传承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地分析了学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秉承“奋进卓越”的办学精神,践行“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品质至上”的校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依托气象、地矿、冶金、水利行业,以普通高等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面向全国,立足甘肃,服务西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炭、气象为主体的专业特色,以服务行业为宗旨的“四强”人才培养特色,凸显高职教育办学特征的校园文化特色。

3. 二级院系设置、专业设置

学院设置15个党政管理部门、6个直属机构,有采矿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气象系、机电工程系、水利工程系、信息管理系、冶金工程系、测绘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招生专业48个,构建了气象、采矿、安全、地质、测量、机电、冶金、水利、选矿、环保、信息等11个适应甘肃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类专业群,面向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年招生4500人。普通高职在校生11670人,成人学历教育2500余人,各类短期培训及技能鉴定每年近10000人次。

二、办学基本信息

1. 经费投入

1.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结构

学院2013年度的办学经费总收入为15473.81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8384.817万元,学费7000万元,其他收入89.002万元,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2013年度办学经费收入及其结构

1.2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结构

学院2013年度的办学经费总支出15843.14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支出6777.86万元,经费投入比例为42.78%,生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684.69元/生;设备采购支出1957.534万元,经费投入比例为12.36%,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641.81元/生;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183.810万元,经费投入比例为13.78%,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831.59元/生;师资队伍建设支出203.160万元,经费投入比例为1.28%,生均师资队伍建设支出170.39元/生;教学改革及研究支出277.076万元,经费投入比例为1.75%,生均教学改革及研究支出232.39元/生。

2. 办学条件

2.1校园总面积

学院共有校本部、东校区、西校区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536亩,357498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317382.32平方米。目前,生均占地面积30.63平方米。

2.2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与宿舍面积及生均面积

学院总建筑面积317382.32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5558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86,524.89平方米,学生宿舍78157.82平方米。目前,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46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6.70平方米。

2.3实验室、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先后构建了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采矿、安全、地质、测量、气象、机电、环保、冶金、水利、矿加、信息等11个院内实训基地,共包含126个实验实训室和1个仿真矿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867.9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9953.80元。

2.4校内外实践基地数及满足教学情况

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先后与412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院外实训基地协议,确保了每个专业都能与3~5个特点突出、工艺先进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保证了学生第二、三、四、五学期的认识实习、重点工艺实习、顶岗实习及第六学期的就业实习的顺利实施,也为加强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并为双向选择促进就业提供了机遇。

2.5校园网建设情况及生均计算机台数

截止2014年9月,学院建成了以千兆以太网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校园网络。网络范围覆盖了学院所有的办公区、教学区及教职工家属楼,所有学生公寓均无线覆盖。实现了基于WEB应用安全防护设备的部署,完成了网络核心设备升级,实现了多ISP路由设备接入,引入了计费网关软件和上网行为管理系统。校园网信息节点达到1320个,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达45GB,电子邮件系统用户达620个。电信出口总带宽250M,教育网出口带宽30M。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不断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信息化教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截止目前,已建设公用机房13个,专业机房14个,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980台,百名学生平均25台。多媒体教室109间,多媒体教室座位数达7350座。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率达100%,教师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使用率达98%以上。

2.6图书馆状况及生均图书

图书馆建筑面积21179.8平方米,现设有文学书库、社会科学书库、自然科学书库、精品书库及报刊阅览室。各类馆藏纸质图书74.3万册,电子图书16TB,中文纸质期刊530种,电子专业期刊253种,生均图书达62册。同时,还在引进《CNKI资源总库》、《万方知识服务平台》、《读秀中文学术搜索》等数字资源的础上,积极与有关数字资源制作公司合作,先后开通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公共集成教学图片数据库》、《圣马电子图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013~2014学年日均流通量达635册/日。

2.7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状况

拥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中国田径协会Ⅱ级认证田径场地),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1个,篮球场9个,排球场3个,羽毛球场3个,乒乓球台35个,室外健身器材30套,各类体育器材(学生用)充足,体育场馆面积30875平方米。每年都按要求购置新器材,基本满足了教学、运动训练和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3. 师资队伍

3.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截至2014 年9月,学院专任教师总数为412人,生师比为11.5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10人,占26.70%;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00人,占24.27%,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例为82.28%;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3.30%。

3.2师资培训

2012~2013学年度专任教师共有61人参加了校内外技术专题培训、课程进修、企业实践,累积986人·天,占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14.8%。

3.3教学水平

2012~2013学年度专任教师参与完成技术专利(技术发明)项目1项,主持校级及以上在研课题11项,公开发表论文93篇;《基于工作过程需求导向的仿真矿井建设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矿井通风》、《矿产勘查实用技术》、《地面气象观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有3名教师获青年教师成才奖;有67人获各级各类奖励,其中4人获国家级奖励,16人获省级奖励,47人获地厅级奖励。授课水平学生满意度达90%以上。

3.4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

经过对学院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幸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

4. 生源情况

4.1招生工作

2014年我院面向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招生计划为53个专业(含专业方向),初始计划为4180名,后按照120%投档,增加为4552名。截止2014年8月28日,省内共录取新生4438人,省外录取新生152人,共计录取4595人。其中男生3047人,女生1548人。

2014年实际报到专科(高职)新生4208名,省内4080名,占96.96%;省外128名,占3.04%。甘肃省内新生报到4080人,与录取数4438人相比,报到率为91.93%。省外计划招221名,录取157名,报到129名,报到率82.17%。2014年度共计录取新生4595人,报到4208人,总报到率为91.58%。

4.2生源分布地区

在截止2014年9月报到的4208名新生中,有4080人来自甘肃省,占96.96%;有220人属于学院所在地兰州市,占5%;有4166人来自西部省份,占99%;有42人来自其他省份,占1%。2014级新生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所占比例71%,父母是农民或农民工所占比例92%,父母是城市下岗、退休或无业人员所占比例6%。

三、人才培养过程

1. 教学资源

2013~2014学年全院开设课程总数为408门,从课程类型来看,理论+实践课程(B 类)248门,实践课程(C 类)54门,理论课程(A类)131门。已建成17门省级精品课,28门院级精品课,34门校企合作开发的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校本教材65部,覆盖了全院各重点建设专业。

2. 课堂教学

学院各专业生均修课的课时为2800左右,在专业核心课程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校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为97.40%,有93.81%的毕业生工作后对所学专业核心课程表示满意,有97.64%的毕业生工作后认为所学专业核心课程非常重要。

3. 实践教学

各专业逐渐探索形成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专业核心技术能力训练、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训练三个阶段,包含认识及课程实验、技术工艺实训、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就业实习五个模块的所谓“三段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训和实习工作逐年加强,据统计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内容的专业对口率92.10%,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4.72%的在校生对实践和实训满意,98.10%的毕业生工作后认为专业开设的实践项目很实用。

4. 学生活动

学院先后组建学生社团33个,隶属于学院团委管理,社团成员有489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1%。通过重点抽查和现场问卷,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96.88%,在校生生均参加的社团活动时间为44小时。依据在校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评价分为无法评价、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六个评价等级的调查,其中“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属于满意的范围,“很不满意、不满意”属于不满意的范围。通过抽样调查,在校生对社团活动非常满意者占11%,很满意者占15%,满意者占68%,不满意者占4%,在校生对社团活动的总体满意度为94%。

5. 学生服务

生均参加入学教育的课时150学时,据调查新生对入学教育的满意度98.05%,新生适应性问题得到帮助的比例94.1%;据统计在校生获得勤工俭学津贴的比例17.32%,在校生获得国家助学金的比例52.3%。

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安排一览表

时间安排

教育科目

学时

9月5日~9月19日8:00至12:00,14:30至18:30

军事训练

120

9月5日~9月19日19:00至21:00

专业介绍、规章制度学习、保险教育、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大学生人际关系及礼仪、大学生修养、大学的教学与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大学的学习与考试、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0

2013~2014学年学生奖助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种类

奖助范围

奖助人数

奖助金额(元)

比率

1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全院学生

242

8000-5000

2.05%

2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全院学生

3764

4000-2000

31.94%

3

学院奖学金

奖学金

全院学生

2076

2200-500

17.62%

4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

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41

1000-1500

17.32%

5

特殊困难资助

困难补助

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81

230000

0.69%

四、人才培养质量

1. 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及竞赛奖励等情况

2013~2014学年,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甘肃赛区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沙盘模拟大赛、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甘肃省高等职业院校财会技能大赛等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个,省级特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2个,省级二等奖4个,省级三等奖1个,有11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有16名学生获奖。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矿产地质勘查及第五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冶金技术、选矿技术赛项的比赛,获全国一等奖7个,全国三等奖1个,有16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有18名学生获奖。同时,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在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学校;在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奖一项。

2013~2014学年学生社会咨询与志愿者服务主要活动一览表

序号

活动内容

服务对象

组织单位

次数

服务类别

1

关爱农民

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柳沟店

小学学生

院团委

各系团总支

8

志愿服务

文艺演出

2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

社会人群

院团委

地质工程系团总支

1

社会咨询

志愿服务

3

“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阳光老年公寓老年人

各系团总支

学生社团

6

志愿服务

文艺演出

4

学雷锋情系敬老院活动

榆中莱紫堡乡敬老院老年人

冶金工程系

团总支

1

志愿服务

文艺演出

5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国孝道”

省老年

公寓老年人

机电工程系

团总支

1

志愿服务

6

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

社会人群

气象系团总支

1

社会咨询

志愿服务

7

高速公路服务区保畅服务

高速公路来往车辆行人

院团委

2

志愿服务

8

交通知识宣传活动

兰州市民

气象系团总支

冶金系团总支

2

志愿服务义务宣传

9

金宝贝特殊儿童教育中心

特殊儿童

水利工程系

团总支

1

志愿服务

10

爱心物资转运

山区儿童

水利工程系团总支

1

志愿服务

11

保护母亲河

兰州市民

院团委

3

志愿服务义务宣传

2. 毕业生就业、升学以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

2014年共有毕业生3661名,其中有128人未按时毕业,准时毕业率为96.5%;按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所有课程成绩必须合格,并获得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才准予毕业,2014届学生获证率达98.8%。截止2014年9月1日,3661名毕业生共签约3473人(其中直接派遣到用人单位1685人,中小微企业就业1751人,专升本继续深造29人,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应征入伍的8人)就业率为94.86%,就业对口率达89.12%,月平均起薪约3131元。

2014届学生就业情况一览表

序号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毕业

生数(人)

毕业生就业情况

9月1日就业

起薪线(元)

对口就业

就业数(人)

就业率(%)

就业数(人)

对口率(%)

1

540103

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

76

62

81.58

3,846.0

60

96.77

2

540105

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

46

36

78.26

2,850.0

34

94.44

3

540106

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

90

75

83.33

3,392.0

70

93.33

4

540201

矿山地质

144

126

87.50

3,462.0

118

93.65

5

540301

煤矿开采技术

233

214

91.85

3,958.0

189

88.32

6

540302

金属矿开采技术

178

158

88.76

3,559.0

143

90.51

7

540306

矿井建设

40

39

97.50

2,438.0

36

92.31

8

540307

矿山机电

248

247

99.60

3,300.0

228

92.31

9

540308

矿井通风与安全

85

81

95.29

3,945.0

67

82.72

10

540503

选煤技术

32

29

90.63

3,450.0

27

93.10

11

540506

选矿机电技术

25

25

100.0

3,254.0

21

84.00

12

540607

矿山测量

98

95

96.94

3,305.0

86

90.53

13

550102

冶金技术

275

257

93.45

3,433.0

213

82.88

14

570201

水利工程

170

168

98.82

2,763.0

165

98.21

15

57020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205

204

99.51

3,247.0

189

92.65

16

5802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274

272

99.27

3,295.0

248

91.18

17

580203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54

54

100.00

2,894.0

52

96.30

18

580301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105

103

98.10

3,256.0

94

91.26

19

590101

计算机应用技术

52

50

96.15

2,800.0

47

94.00

20

5901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44

41

93.18

2,870.0

38

92.68

21

590202

应用电子技术

28

28

100.0

3,080.0

24

85.71

22

600303

安全技术管理

45

43

95.56

3,216.0

40

93.02

23

620204

会计电算化

164

158

96.34

2,607.0

146

92.41

24

620505

物流管理

57

56

98.25

2,980.0

53

94.64

25

670106

装潢艺术设计

39

37

94.87

3,100.0

35

94.59

26

540501

矿物加工技术

76

68

89.47

3,831.0

67

98.53

27

540504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83

76

91.57

2,900.0

54

71.05

28

540601

工程测量技术

110

104

94.55

2,853.0

91

87.50

29

560302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37

35

94.59

3,740.0

32

91.43

30

560504

工程监理

67

66

98.51

2,610.0

60

90.91

31

590109

图形图像制作

30

29

96.67

2,850.0

27

93.10

32

600101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46

44

95.65

2,875.0

36

81.82

33

600107

城市水净化技术

41

41

100.0

2,916.0

35

85.37

34

600201

大气科学技术

114

114

100.0

2,738.0

60

52.63

35

600202

大气探测技术

98

93

94.90

2,963.0

80

86.02

36

600203

应用气象技术

54

52

96.30

2,786.0

49

94.23

37

600204

防雷技术

19

19

100.0

2,800.0

17

89.47

38

600206

生态农业气象

40

39

97.50

2,700.0

35

89.74

39

600301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

39

35

89.74

3,244.0

29

82.86

合计

3,661

3,473

94.86

3,130.92

3,095

89.12%

3. 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情况

通过对2013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980名已就业的毕业生中有349人升迁,升迁率11.7%;有587人转岗,转岗率19.7%,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5.5%。

五、社会服务

积极开展社会咨询与志愿者服务、文艺演出与体育竞赛服务,全年面向社会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活动7次,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扶老助老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切实发挥了学校服务社会发展进步的职能作用。

2014年度与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的横向科研项目《三维虚拟旅游景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学院教师主持的技术开发项目《高等职业院校服务技能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立项,共获项目经费10万元。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培训,其中完成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技术培18464人次,共创收488.21万元。

气象、采矿工程、地勘、测绘、机电工程、冶金工程、水利工程实训设备等六个技术研发中心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科技项目合作等服务。

六、教学工作方面的创新尝试与主要举措

1. 办学特色

1.1专业建设特色——树品牌人无我有

一是形成了“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星级管理、专业群发展”的专业建设策略;二是构建了以气象、地矿、冶金、水利为主体的特色专业结构体系。

1.2人才培养特色——德才兼备全程造

一是确立了“四强”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在加强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吃苦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二是探索实践了以“两方参与、一条主线、三双措施、四维推进”为核心的“2134”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构建了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三阶段五步骤、通用模块+个性模块、循环改进”的系统化课程开发方式。

1.3校园文化特色——育人无声胜有声

一是将职业文化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专业元素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实训设施与校园景观的融合;二是将办学理念融入学院主题教育及文体活动,构建文化育人载体;三是将传统文化植入校园各个角落,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1.4国防教育特色——定向直招育人才

一是以气象类专业为依托,学院被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为我省唯一的,全国11所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之一;二是校军紧密合作,按照“工作制度化、训练规范化、管理军事化”的要求,探索实践了国防教育的“学徒制”培养方式。

2. 工作创新

2.1“23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促进产教融合

一是学院层面构建了松散型的校企合作联盟和紧密型的职教集团2个平台;二是以系为重点着力实施了企业冠名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生产经营实体3项旨在产教深度融合的核心工程;三是建立了旨在提高产教融合质量的三级联系企业制度、四类行家里手讲台以及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3种校企互动机制。

2.2过程与绩效结合的专业评价凸显精细化管理

一是按照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开发了网络信息平台,强化了过程质量管理;二是首创性地将酒店管理的理念植入专业管理,构建了专业星级管理体系并开发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了绩效质量控制;三是学院专业星级评价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建设为省教育厅开展专业评价提供了参考。

2.3仿真与虚拟实训基地建设助推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是注重实体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如现代化仿真矿井、气象基准站、仿真空腔式重力坝、农业气象试验站、农田节水灌溉试验场等;二是加强软件虚拟实训条件建设,如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炼等虚拟实训平台;三是实践远程视频教学设施建设,如天气预报会商室等。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思路

1.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

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师资达不到改革课程实施要求、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需求增加等方面的问题。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专业教师教学业务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加强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建设,逐步解决学习情境设计需求与现有资源之间的矛盾。

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由于兼职教师都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在本单位承担着较繁重的本职工作,对于到学校授课,时间难以保证,人员流动性大,对专业建设支持的连续性缺乏。学院将通过“冠名学院”、“订单培养”等,在共享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引导企业主动提供稳定的兼职教师服务,以此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 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受学院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等因素的限制,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对外交流合作的开展,对于合作办学仍在探索之中。今后学院将坚持开放办学,逐步加强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外相关职业院校加强合作,探索联合办学之路。

表1 计分卡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3

2014

1

就业率

%

91.21

94.86

2

月收入

2998

3131

3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91.39

92.01

4

母校满意度

%

88.3

90.17

5

自主创业比例

7

8

6

雇主满意度

%

91.1

91.46

7

专业大类月收入

见附表1

见附表1

附表1

指标

单位

2013

2014

1

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月收入

2889

3430

2

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月收入

3200

3285

3

材料与能源大类月收入

3350

3289

4

水利大类月收入

2700

3005

5

制造大类月收入

3200

3200

6

电子信息大类月收入

3100

2900

7

财经大类月收入

2800

2947

表2 资源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3

2014

1

生师比

15.49

11.53

2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79.73

73.30

3

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

6.79

6.82

4

企业兼职教师专业课课时占比

%

24

43.28

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元/生

5500

9953.80

6

生均校内实践基地使用时间

学时/生

486

540

7

生均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天/生

120

180

表3 服务贡献表

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指标

单位

2013

2014

1

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下三类都填,总和不受100%约束):

毕业生人数(合计)

2980

3661

其中:就业人数(合计)

2718

3473

A类:留在当地就业比例

%

42.3%

30.9%

B类: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比例

%

38%

43%

C类:到国家骨干企业就业比例

%

49%

41%

2

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

万元

0

0

3

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

万元

24

14

4

技术交易到款额

万元

47.5

40.6

5

非学历培训到款额

万元

447

488.21

6

公益性培训服务

人日

0

0

院校主要办学经费来源:省级√ 地市级□ 行业或企业□ 其他□(单选)

上一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15质量年度报告     下一条:关于进一步规范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管理的通知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