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揭开了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社会引发诸多热议。其中很多群众关心普职比问题,其背后有着更为直接的原因——大家不愿上职业院校。这其中有“君子不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现实中对于职业学校层次低及其学生成绩差的刻板印象;更有对职校生工作、生活、职业成长状况片面了解或者根本不了解。此次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显然关注到了这个根源,新增了“国家通过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和“新闻媒体和职业教育有关方面应当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公益宣传,弘扬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典型事迹,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两个条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四部委印发的《“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其中起引领作用的世界技能大赛是由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举办,两年一届,是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此次新职教法不仅将竞赛平台搭建法治化,同时还将宣传的要求以法律形式更加明确。
此次修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种分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并不只是像智商这种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概念,而是一组由语言、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身体运动、内省、人际关系、自然观察多个范畴的能力。每个人在各范畴的智力并不一致,不能仅仅通过一种智商测试来筛选或者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路径。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提供了不同范畴智力发展的不同路径。接受不同类型教育的并不是智商数值上差异,而是智力类型、范畴、特长方向上的差异。
职业技能竞赛是技术技能人才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对于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检验,职业技能竞赛,尤其是“世赛”有一整套更为准确和全面的评价方法。反映典型工作任务的竞赛题目、涉及范围广的分析性量规、采用真实性评价方式、主观性评分和客观评分相互补充。
职业技能竞赛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客观题考试和行为主义的现场或者模拟操作观察测评方式之外,目前认可度较高的还有职业能力测评(COMET)等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考察“引导行动”的“工作过程知识”的测评模型。这类测评模型基于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模型,可以对被测试者的“职业认同感”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未来工作绩效科学的预测。
职业技能竞赛的社会关注度高,对参赛的指导教师和选手的指导性强,对职业教育教材、教法改革的引导性也更为突出。依托竞赛评价使用的能力模型和测评模型,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进行优化,改进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培养质量。新法中也新增了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这是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学制改革,竞赛中的获奖选手和高水平选手很多都是通过企业和院校双元的学徒制培养出来的。这些新增的法条,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普职分流不是原来的强制,而是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家长、社会对它的认可,进而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职业教育。同时也明确了职业教育也可以有本科和更高层次,更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层次之分,而是类型不同。
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参与性和开放性很强的组织方式,并设置互动、体验区域,吸引更多人员了解竞赛依托的职业的活动和赛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引入更多的新闻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增进社会公众对获奖选手事迹的了解,对职业的了解,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最终实现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通过对高质量竞赛活动的宣传和深入持续报道,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把“蛋糕”做大;推动更多的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最终助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
(作者:孙钰林,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副教授,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报》2022年06月15日10版